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资讯 正文

浙江温岭校车闲置调查:5所民办学校至今无校车(4)

字号: 2014-08-30 09:39

核心提示:浙江温岭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长王连生:  我当时告诉你(商会)了,我们不需要(校车)。

温岭市大溪德才小学法人代表王修亮:

(教育局)划了校区招生范围,我们没有校车,(别的学校)把我们的学生截走了。要有(校车)大家都有,要不大家都没有,要公平竞争。

解说:

根据记者了解,在温岭市一共有5所民办学校,至今还没有校车。这5所学校中,有4所都是在去年7月份以后创办的。但就在他们建校前的两个月,温岭市教育局,却要求他们签订一份承诺书,表明自己的学校不需要校车。

记者:

既然你们需要校车,为什么又这样承诺呢?

王修亮:

不承诺批不下来(创办学校),他们规定的新批的(学校)都没有校车了。

记者:

什么叫不承诺就批不下来?

王修亮:

这是教育局的规定,新批准的学校全部都没有校车了,校车不考虑进去了。

记者:

那你们没有跟教育局把你们的现实情况跟他们说?

王修亮:

说了,教育局知道的。

记者:

既然有这样实际困难。

王修亮:

实际困难没有用,要(教育局)审批给你,不审批我们没有用,买也买不了,买了也用不了。

评论员:

国务院天天在说简政放权,不知道这里头的内容是不是属于简政放权,咱先不提这个,因为安全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记者采访的时候,露出了另外一些很奥妙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发酵是从2013年7月、8月、10月、一直到12月份再去申请。有趣的是一共14所民办学校在这个地方,其中5所是没有校车。这4所都是这是2013年9月份,其实比12月份还要早一些,而且其中有一所是2012年就开学了。而且更加奇妙的是,这5所学校,教育局让他们签一份承诺书,这个承诺书要承诺自己学校不需要校车。而记者拍承诺书的时候,他们说或者上交教育局了,或者不愿意给记者去看。不知道这种承诺书背后隐藏的行为,该算是怎样的一种行政行为?

接下来,继续去连线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的王敬波教授。王教授您好。

王敬波:

您好。

评论员:

您怎么看待教育局还要让他签承诺书,说他们不需要校车?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您怎么看待这样一种行为?

王敬波:

实际上需不需要校车,应当说学校学生家长是最有发言权的。从这个情况来看,学校是需要的。教育局要求承诺,背后可能隐含的是“懒政”的一种心理。因为校车安全是校车管理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而且社会关注度比较高,有关部门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谁许可谁监管,所以要想不出事,或者至少出了事不担责任,或者少担责任,那么不批是最好的办法。

评论员:

去年一开学的时候要去签,这背后是什么因素,这个暂且不谈。但是王教授,回到大家最揪心的52辆好车,这可真是冷热不均,很多的地方小面包就当了校车了,这52辆这么好的校车闲在这,您的建议是什么?这52辆校车该怎么用?

王敬波:

应该尽量的利用起来,一边是闲置的资源,一边是旺盛的需求。对于行政机关来说,应该尽快的做出批准,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给予许可。这样大家能够充分的利用校车,不至于造成巨大的浪费。

评论员:

针对这件事,我个人的感觉,不知道算不算“非典型性不作为”。如果是典型性不作为,就是什么也不干。但是“非典型性不作为”,是简单的说不。说不是很容易的,真的把事干好,当然会不太容易。但是否会因为不太容易,就不去干事,或者不去把事干好呢。这种非典型性的不作为,非常值得当下的中国格外的警惕。它出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或者怕麻烦连累了自己,因此一切简单,说不很简单,但愿不是这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单页阅读

Tags:校车 学校 我们 没有 教育局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今日热点

本周排行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