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昨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公布2014年小升初政策,取消共建生。该负责人表示,但由于今年生成电子学籍时的学生信息,将从小升初系统直接导入,就必须要求有派位、特长、寄宿等升学途径的记录,“没有痕迹肯定不能入学。共建生 取消后将释放小升初名额。平谷 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引进市区优质名校资源。
昨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公布2014年小升初政策,取消共建生。升学过程中,将使用统一的小升初入学服务系统,并全程记录学生升学过程,以限制学生的无序跨片流动,确保免试就近入学。
据悉,各区县的小升初细则会于下周公布。
招生上网堵死跨区择校通道
“义务教育阶段是入学和升学的问题,不是招生的问题。”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能就近免试入学,今年的小升初入学服务系统将全程记录每个学生的入学过程,并将于5月1日启用。
学生采用的入学规则,如免试就近、寄宿制、民办、特长生、多次派位等,都会记录下来。李奕介绍,系统跟踪会持续到学生升学完成,这样可限制住生源的无序跨片流动。
入学后,该系统中的学生信息将直接导入电子学籍。“一生一号。”李奕称,在该系统中,每个学生终生只能拥有一个学籍号。
区县调整小升初计划需备案
另外,今年小升初还会对学校实施严格的计划管理,由区县政府进行整体规划和监督,并在市教委备案。“比如报了300名招生计划,要列出就近、住宿、特长等招收方式。”李奕说,之后就不能再输入第301个人的信息。
如果区县需要调整招生计划,则需报市教委备案后,再按程序在计划系统中修改。
划片入学政策无明显变化
“今年单校、多点划片是按教育部要求进行,与往年并无明显变化。”李奕介绍。市教委表示,今年,各区县教委依然要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进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并公布学校的服务片区。
单校划片的学校,以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接收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
多校划片学校,则要先征求入学志愿。若初中的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学生可直接入学;若初中的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则将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据了解,随机派位工作由区县教委统一组织,会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
■ 焦点
招生系统自动排斥“非正常”
据李奕介绍,今年的两个招生系统的最大变化,实现了小升初过程中的“两头管控”。
首先,升学入学的学生信息将从六年级的系统中导出,再由各区县按自己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细则进行寄宿、派位、特长等入学方式招生。升学完成后,再将学生信息和入学途径返回到升学系统中,再自动生成电子学籍。
这样,点招及其他非正常招生方式的学生信息,就无法进入到两个招生系统之中了。不过,“八中等学校试行的国家级重点项目不在其列。”李奕补充说。
特长生要公布 推优占少数
市教委要求,今年学校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要经市教委批准,面向本区县招收并公布招生计划,其他学校一律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学生。
李奕还表示,所谓的推优生则是过去在各区县进行的有条件分拨次的派位,即A学校有部分名额B学校可以推荐学生去A学校提前参与考试。
今年不同区县会根据各自情况保留此种“推优生”,并按自身需求调整比例。
“这不全是共性的政策。”李奕说,北京有条件进行类似派位的区县在少数。
区县小升初细则下周公布
随着北京市“幼升小”、“小升初”政策出台,区县教委下周也将陆续公布各自实施细则。以往家长最为关注的学校服务片区划分范围,今年也要对外公布。
李奕表示,今年各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将会结合新教育地图变化,把划片范围、招生信息等通过多种渠道传递到街道、小区、学生家长手上。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单页阅读 |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