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市教委表示,北京将严控共建生数量,要求区县对各学校共建单位数量和接收共建子弟的数量、比例摸底,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共建单位和共建学校,并压缩现有共建生规模。第一次通过共建名额入学的经历,让晨爸倍感欣喜,但是没过多久,他发现晨晨在这所幼儿园上学并不快乐,又为女儿办了转学,转回原来的私立幼儿园。
对话
“学校看在我们工作不易的分儿上给了共建名额”
对话人:初二学生晨晨的父亲
回忆起晨晨从小到大的升学经历,晨爸表示“自己确实幸运得多”。他曾仔细比对过各种升学途径,无论是划片、特长生或是条子生,对于成绩一向不是很优异的晨晨而言,都很难升入一所优质学校,但是单位的共建学校为他们提供了最有保障的捷径,而且不分级别高低都可以得到共建名额,“就单凭这一点,平时工作再苦再累也认了。”
北青报:共建这样的升学“福利”,对你们家有多大意义?
晨爸:作为一个家长,虽然不是教育专业人士,但对所有的升学方式都曾认真了解过。对于我们家来说,其他路基本都走不通,划片升入优质校的比例非常低,孩子也没什么特长,成绩不是很好,也不能参与推优,所有渠道我们都没有把握,主要就考虑共建。
北青报:对比身边家长,晨晨一路的升学是不是顺利得多?
晨爸:因为长期在这个系统里,身边同事都是享受共建福利的。我还是很知足,晨晨升中学时当时成绩不够,求学校网开一面,我本来以为学校就是看利益,但是后来发现学校还是看在我们工作不易的情分上,给了共建名额。
北青报:今年取消共建,您怎么看?
晨爸:本来共建就是考虑到当年历史遗留问题,给予各单位这样的福利,现在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共建也很正常。有共建我们感恩,没有我们也应摆好心态。文/本报记者 林艳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单页阅读 |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