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原标题:警惕!全球每天有2000多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受访专家: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崔民彦每年暑期,既是孩子们玩得嗨翻天的时候,也是各种危险集中爆发的阶段。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天有两千多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每年有数以千万计受伤儿童就医,往往留下终生残疾。在我国,意外伤害是1~14岁儿童死亡首因,造成每年超过5万名儿童死亡,即每天近150名。
提防四种陌生人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120万名儿童被拐卖。在我国,这一现象更屡见不鲜。“宝贝回家”网站统计,在孩子被拐的案例中,90%是因监管缺失导致的。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旦被拐,带给家人的打击往往是毁灭性的。 要提防有危险的陌生人,家长首先要有安全意识,平时要常给孩子灌输这种安全的思想。
1.告诉孩子不能跟陌生人走,即使对方声称是爸爸妈妈的朋友。让孩子提防以下几种人:给孩子IPAD、玩具、食物等物品的陌生人;以各种借口向孩子求助的陌生人,因为正常人不会向孩子求助,这种人很可能心怀歹意;以父母朋友的身份,接孩子放学或要带孩子去玩的人;孩子不认识却能叫出他名字的人,很可能是孩子的信息已泄露。
2.告诉孩子与试图靠近的陌生人保持适度距离;
3.在家里,常跟孩子做角色转换游戏,在实际场景中,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陌生人可能有危险;
4.一般孩子会在无助的情况下跟陌生人走。所以,平时要教孩子知道穿什么样衣服的是警察,熟悉小区保安并最好每天见到打招呼,熟悉家附近各类店铺的店员,熟记父母及物业或保安亭的电话,告诉孩子这些人都可以求助,以便孩子在最短时间内能找到给自己提供有效帮助的人。
远离“出行杀手”
《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公布,全球每年有26万名儿童死于车祸,大约1千万儿童受伤,车祸是10~19岁孩子主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在我国,交通伤害是我国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平均每天近百名15岁以下儿童因道路交通事故而受伤甚至死亡。针对暑期儿童出行安全,以下防范方式可以参考:
1.平时过马路,家长要以身作则遵守交规,孩子过马路一定要有大人牵领;
2.教孩子认识红绿灯等主要道路交通标识,认识车辆的指示灯,以判别车辆移动方向,预判风险;
3.对乘坐校车的孩子,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等候校车的地方实地观察,告知在校车的什么位置等车是安全的,什么时候都不要靠近移动的校车,要始终在司机可见的范围内;
4.暑期或平时发生在家门口的车祸特别多。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小区门口或小区附近的道路周边是不可以玩耍或逗留的,让孩子形成习惯,并告诉他哪些地方相对安全,可以玩耍;
5.商场超市的扶梯、电梯对孩子充满诱惑,告诫孩子,一定要在家人的带领下才能乘坐,并告知安全事项。
避免走失之痛
另一个无法忽视的儿童安全问题便是走失。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失孤》拨痛了人们的心弦,很多人表示,看完电影后,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似乎都变淡了。人世间最大的苦难莫过于骨肉分离。网络上时不时曝出的失踪儿童信息,每每让父母们心惊。家长该如何防范孩子走失?
1.家长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平时外出多留心。如果居住环境外来人口较多、孩子在3岁以下、父母平时工作较忙,更应警惕。
2.平时经常重复性地告诉孩子家人的信息,如父母的姓名、家人的电话号码、家庭地址,并让孩子复述。还可做个身份卡放在孩子的包里或口袋里。
3.告诉孩子,万一在公共场所走失,一定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也不要乱跑找妈妈或试图返回原地,可向离得最近的店员求助。有些孩子较熟悉的场所,要经常告诉他穿哪类制服的人可以信任,戴什么袖标的人可以求助等。
4.带孩子外出,父母一定要确保孩子一直在自己视野范围内,可准备牵引绳带把孩子“栓”在身边。5.如果有条件,可以给孩子带个防走失工具,如儿童手机等。(本文由本报记者张丽采写)
(人民网-生命时报)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单页阅读 |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