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编者按: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秀场,我们身在其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中新网生活频道的“一周生活秀”,旨在盘点一周以来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领域里的新闻事件、趣闻乐事、热点话题、争求深度发掘,无一遗漏,全面展示。
10月15日 广州日报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看电视玩手机易患抑郁症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及的今天,“第二屏效应”几乎无处不在。据英国相关机构的统计,在英国的青少年群体中,三分之二的人会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同时使用另外一个移动设备。如果调查一下中国的数据,比例相信也会很高。
英国撒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在病理上,前扣带皮层较小的人群,更容易同时使用多个电子设备。反之,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和科技产品,也会对脑神经系统造成损伤。该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KepkeeLoh表示研究第一次证明了“第二屏效应”在内的媒体多任务,以及脑部结构之间的关联。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学术期刊《 PLOSOne》上,不过这些关联机制背后的详细原因则还不明确。
KepkeeLoh表示,目前急需面向普通大众进行知识普及,让他们意识到使用电子设备的方式,将会对人类思考的过程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发生在脑部结构这一层面。
除了电子设备,此前神经系统科学家已经研究证明,人类长时间处于新的环境和体验之下,将给脑部结构带来变化。研究者就发现,和正常人相比,英国伦敦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大脑中海马体结构体积更大,而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常年迁徙移动的鸟类等动物中。
另外,一些运动员或健身爱好者,通过长期的运动训练,提高了脑部中白物质的数量,这将会有助于提高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运动能力。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针对75名志愿者的脑部进行了扫描,与此同时调查他们平时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看电视、看纸质媒体的习惯。研究者也发现,使用媒体设备较多的人,大脑前扣带皮层中的灰色物质密度较低。这也印证了另外一个结论——大量的媒体多任务活动以及在面对干扰的背景下缺乏关注能力,和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之间存在联系。
近日,多家科技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家庭护理领域。婴儿的哭声在新手爸妈耳里几乎一样,都是让人手忙脚乱。可“解析”婴儿哭声的App发现,“肚子饿”的哭声较规律,肚子痛的哭声则较不规律,想睡觉的哭声则类似撒娇。对于家中的老年人来说,“护理机器人”更可能派上大用场。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单页阅读 |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