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新学期伊始,来自高校新生的各种心理咨询中,这条稚气十足的咨询信息,引起了沈阳市精卫中心心理专家刘长辉的留意。
“心理医生吗?我是大一新生,开学前咋总想买袜子,各式各样的,总觉得不够,现在足有上百双。请问,我是得了心理疾病吗?”新学期伊始,来自高校新生的各种心理咨询中,这条稚气十足的咨询信息,引起了沈阳市精卫中心心理专家刘长辉的留意。
这名新生来自辽西。开学前,连袜子都不会洗的他陷入焦虑中:尽管经打听高校有洗衣机,但总不至于连袜子都往洗衣机里扔吧?最重要的是,自尊心极强的他害怕受到其他同学嘲笑,心想,干脆多买几双袜子以备不时之需。念头萌生后,他开始赴超市、商场购买袜子:长的短的,薄的厚的……最后,他赶到学校报到后,辅导员发现他的大小行李箱中都塞满了袜子,总数近百双。
“他时刻有买袜子的冲动,不然就没有安全感。”刘长辉告诉记者,每年新生入学前后,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大学新生有增无减。军训、洗衣服,成为在大一刚入学的一个月里,引发心理问题最多的两大导火索。
“表面上看是日常生活能力的缺失,但实际上,这样的孩子心存自卑,凡事追求完美,过于注重别人的评价,实质上是心理不够成熟。”刘长辉分析说,面对如此敏感的孩子,关键在于引导而非训斥。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面对这种情况不用大惊小怪,更不用上升到“高分低能”这样的层面。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制约,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升入大学前缺乏生活能力是普遍现象,这些学生可能不会做家务,不知道独自生活的艰辛,但我们对他们要宽容、理解,而不能一棒子打死。
不过他认为,出现带着近百双袜子上学这样的事情,也应该引起教育界的反思:学校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欠缺;现在的中国家长普遍没有“挫败教育”和“苦难教育”的概念,他们把对孩子的期望聚焦在分数上,把关爱更多放在物质上,而事实上,孩子内心的强大和能够独立思考、生活,应该是父母能送给孩子的最好也最有用的礼物。 沈阳晚报、沈阳网主任记者 唐葵阳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