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编者按: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秀场,我们身在其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中新网生活频道的“一周生活秀”,旨在盘点一周以来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领域里的新闻事件、趣闻乐事、热点话题、争议争论。力求深度发掘,无一遗漏,全面展示。
8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专家:开学恐惧症被夸大 应提前调整作息规律
马上就要开学了,每到这时候,很多孩子就开始表现得不淡定起来,“开学恐惧症”的问题再次被提到热点讨论中来。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教授贾竑晓在接受中新网健康频道的采访时表示,只有因为开学恐惧严重影响到了个人生活才是“开学恐惧症”,很多人的表现恐惧都算不上,只是有点“畏惧”。
暑期余额已不足一周 网友热议“开学恐惧症”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在家玩得心野了,有点收不住。放暑假后,许多孩子会过起和学校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晚睡晚起,生活悠闲,玩手机、电脑,把学习任务抛到脑后。很多孩子表示不想开学也没做好开学准备。这其中有的还闹起了情绪,出现情绪低落、心烦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等症状。
在微博上,网友把这种“不情愿”宣泄出来,“开学恐惧症”、“暑期余额不足”都是网友热衷讨论的话题。有网友这样描述开学,“我和‘暑期’之间出现了第三者,它叫做‘开学’。”
几乎每到开学,“开学恐惧症”的话题就会成为热点,孩子恐惧上学真的这么严重了吗,该怎么解决呢?
专家:恐惧多为“畏惧” 大部分恐惧症还算不上
中新网生活频道在对开学恐惧症相关问题采访贾竑晓时,贾竑晓表示,这其实是一个被误导了的话题。一般恐惧症指的是因为恐惧严重影响到个人生活,且恐惧程度非常严重才能称做“症”,开学恐惧症的孩子一般都是孩子本身就存在抑郁症、焦虑症或者社交恐惧症等。而我们看到大部分的孩子,只是因为开学即将到来有了一些抱怨或者不适应,很多都算不上恐惧所描述的无所适从的强烈状态,只能称作 “畏惧”,即害怕或不敢面对。
专家介绍,担心无法完成暑假作业,怕老师、家长批评是孩子恐惧上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人际交往不适应、对新学期学习缺乏心理准备、害怕课程任务太多太难以及失去自由等因素,都容易引发孩子对开学的焦虑和恐惧。
贾竑晓指出,如果真的出现恐惧症的症状,就需要去心理专科门诊接受治疗,是一个需要重视的过程。而如果只是“畏惧”,就得针对“畏惧”的原因进行调整,例如对于厌学的孩子进行课程补习,对于因为转学不适应的孩子,则应该提前带他熟悉校园环境,在与旧同学保持联系的同时,多接触新人新事物等等。
此外,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邰启扬告诉中新网生活频道,恐惧或者畏惧都是很正常的状况,在学生中普遍出现这样的情形也不为过,悠闲的过完一个暑假,开学即将到来,心理肯定会产生一些变化,“恐惧”正是心理的正常反应。家长没必要揪着这个点不放,可以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使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消失。
“恐惧”可能源于反感 孩子易在心理上夸大恐惧
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心理咨询师宋金娥认为,这种爆发的“开学恐惧”可能源于反感。对于孩子,开学意味着得让从“悠闲暑假模式”进入“紧张上课模式”,人在转换状态时都会有一种本能的抗拒,所以孩子会对开学反感。这种反感一般一段时间就能自己消除。
此外,一些孩子在升学的时候压力很大,面对未知,他可能过度的夸大了对未来不好的结果,夸大了开学的恐惧。事实上,情况并没有那么复杂。家长这时不要指责孩子,而是多听孩子自己的表达,心理学上叫做“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家长帮助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是很重要的任务,可以设身处地的与他交流,问他有什么烦恼,爸爸妈妈可以给予一些什么帮助等,让孩子感觉父母是理解他的,他在向前努力的过程中有父母的支撑也就不会感到孤独、恐惧。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单页阅读 |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