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浙江温岭市城西街道芷胜庄村齐刷刷停了52辆崭新校车,而且一停就是近1年。
浙江温岭市城西街道芷胜庄村齐刷刷停了52辆崭新校车,而且一停就是近1年。原来,这是安徽驻台州商会投资约2000万元购置的,原计划在温岭成立一家校车公司,以解决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接送难题,也不求盈利。这本是件好事,却因为市场需求不足,热情的计划被浇了“冰桶”。这批崭新的校车被“撂荒”在村里快一年了,甚至成了一些人解决内急的“公厕”。(8月28日中国广播网)
读新闻可知,商会认为投资校车是一件“好事”,想开一家校车公司。但后来考虑到浙江省关于学生校车的相关规定以及温岭当地的实际情况,当地教育局认为温岭校车运力已经足够,再成立“校车服务公司”的条件不成熟,并告知了商会。但是商会先斩后奏,一口气先把52辆校车买了,准备后期办齐证件后就可以马上投入使用,最后却没有办成。
事情似乎很简单,是商会不听劝阻,但是诸多细节仍让人心存疑问。首先,商会会员都是做生意的老板,在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仓促出手,这实在太缺乏基本的市场判断,做出这么有失水准的决策,完全不符合长期浸泡在市场里的老板们身份。
第二,明明政府部门告知,再成立“校车服务公司”的条件不成熟,为什么商会认为,购车之后,证件后期可以办齐?商会为什么如此自信,认为“政府理应会支持的”,有什么人可以给他们撑腰,敢下这么大的赌注?
第三,成立校车服务公司来做公益与一次性捐赠校车是有区别的,一次性捐赠,不需要自己后期维护,而营运校车则需要考虑到燃油、维修保养、驾驶人员工资等刚性支出,如果是公益行为,则意味着要有源源不断投入较大成本,商会是否真的愿意“不求盈利”的投入?还是想通过营运校车公司企图其他的利益?
第四,这批投资2000万元的校车被闲置已经一年多,虽说从新闻来看,当地政府没有什么责任,但毕竟政府脱不了干系,为什么没有出面协调解决?
我不知道是不是商会打着“不求盈利”的带有公益色彩的旗号,又以为有着长期的政商人脉,甚至某个关键官员的承诺,以为可以成立一个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校车服务公司”,结果其中遇到了某种变故,比如人员变动或是承诺不兑现等等,致使投资项目被搁浅。而新闻报道并没有挖掘或给出最为核心的东西,诸多问题没有给出答案,让人疑窦丛生,希望相关部门给出更多的答复。(廖保平)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