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7日阿里巴巴公关部总监颜乔在实名认证的微博上表示,阿里遭到了《IT时代周刊》的舆论胁迫,已经报案。
8月5日 北京商报 “洋杀毒”丢掉中国政府采购“饭碗”
就受制于本土免费策略而处于苦苦挣扎的海外杀毒软件,再一次遭到重创。随着昨日中国政府禁用赛门铁克和卡巴斯基消息的传出,这两家厂商在华仅剩的“饭碗”也随之丢掉。死守固有模式导致长时间水土不服,再加上我国对信息安全警戒性的提升,海外杀毒软件在华将面临着被“扫地出门”的命运。
昨日,国内外两大媒体人民日报和路透社几乎在同一时间透露,中国政府已将美国的赛门铁克和俄罗斯的卡巴斯基排除在了反病毒软件提供商的名录之外。同时,中国政府采购办公室已经批准使用奇虎360、瑞星、北京江民、启明星辰、冠群金辰5个国产反病毒软件品牌。
卡巴斯基回应称,变化只涉及中央政府采购预算范围内的中央国家机构,地方政府和国家企事业单位等并不在此规定范围之内。卡巴斯基正在积极跟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希望可以早日重新成为央采网站供应商。而赛门铁克方面则表示会尽快给出官方回应,但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前,该公司尚无具体消息。实际上,赛门铁克在上月曾表示,公司正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当时,赛门铁克发言人称:“没有迹象表明,公司的旗舰级反病毒软件将被禁用。”
去年,“棱镜门”曝出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思科路由器监控中国网络和电脑,而思科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自那以后,我国开始对信息安全隐患愈发重视。尤其在科技领域,中国政府已对包括思科、IBM、高通、微软在内的美国企业采取了相应措施,即我国在网络建设的设备采购中,鼓励优先采购华为等本土设备。前不久,在微软结束对Windows XP的支持后,为确保计算机安全,中央政府下令禁止使用微软的Windows 8操作系统。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权曾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自华为等在美遭受安全调查到“棱镜门”,给我国带来了新的信息安全思考。我国在加强自主IT生态系统培养的同时,在一些重要领域必须实现国产化替代,以免留下安全隐患。显然,中国政府担心使用国外技术产品而遭到监控,已经开始倾向于使用国内的信息技术产品。而此次调整的安全软件供应商名单则是相关部门的最新反应。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 单页阅读 |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