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毫不夸张的说,对于2013年9月份才正式并入海口九中,并更名的原沿江中学而言,过去的这半年,是华丽转身的半年,也是脱胎换骨、破茧重生的半年。
毫不夸张的说,对于2013年9月份才正式并入海口九中,并更名的原沿江中学而言,过去的这半年,是华丽转身的半年,也是脱胎换骨、破茧重生的半年。曾经的沿江中学,围墙残缺不合围,老师因为感觉看不到未来而人心浮动;如今的海口九中海甸分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老师教学教研更有干劲,校园文化和课外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变化从何而来?带着这个疑问,日前,记者走进海口九中海甸分校试图一探究竟。
受到撤并风波影响 师生一度人心涣散
说起位于海口市海甸一东路的海口市第九中学海甸分校(以下简称“九中海甸分校”),可能很多老海口也不清楚。去年,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美兰区委区政府将原沿江中学并入海口九中,成为九中海甸分校,以期快速增加构建优质教育资源。“校园到处都是建筑垃圾,常规的教研、集体备课也都处于停滞状态,学校的管理松散,老师对学生关注度不够。”从海口九中副校长任上被抽调到九中海甸分校担任校长的王梅南,对自己去年年底在九中海甸分校摸底时的情景,印象十分深刻。
据介绍,九中海甸分校当时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过去几年的拆迁,让老师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有说学校会被撤,有说会并入其他学校,久而久之老师心理上就动摇了,觉得即便努力也看不到希望,这种情绪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王梅南说,当时,学校学生迟到、旷课成风,早读时间甚至成了学生的早餐时间。
九中骨干紧急进驻 不到半年校貌焕新
今年2月春季学期开学前,包括王梅南校长在内的海口九中5名中层以上骨干管理人员,正式进驻九中海甸分校。“我们首先做的就是校园环境的整治和硬件条件的改善,得益于美兰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建起了围墙,堆放在学校周边的建筑垃圾也都被清走,同时对校园进行了绿化和硬化,教育教学设备进行了补充配置。”据王梅南介绍,在投资了200多万元进行硬件改造后,九中海甸分校的校容校貌,有了明显的变化。
在改造校容校貌的同时,各项规章制度的重建和纪律整顿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经过整顿和全体师生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穿拖鞋进校的情况没有了,早读也没人吃早餐了,学生的仪容仪表和课堂纪律也都有了很大改观。”王梅南告诉记者,纪律的转变,最初是从教职工开始的,现在,老师呆在学校的时间长了,对学生的关注比以往也多了。
“在教学上,老师们专业功底其实不错,只是教育理念有些跟不上,所以今年以来我们着重开展的就是老师的培训,除了亲自上阵,我们还邀请了海口市教培院的专家入校培训,安排老师到九中本部跟班学习等。”据学校教导主任曾桃介绍,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技巧,带动了学校停滞多年的教研活动,“现在我们已经申报了2个省级课题,希望以课题推动教研、促进教学。”
针对九中海甸分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学校领导班子也想了很多法子。“我们一直坚持‘以德立校,以德促学’,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和班干部的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得到展示机会的同时加强个人自信和集体荣誉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最终实现学风转变的目标”王梅南说。
用三年打造出特色
力争办成优质学校
从沿江中学到九中海甸分校,对于有着40多年办学历史的这所学校来说,过去的这半年,变化的远不止是名称,而是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方位更新。这所学校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和家长,对这所学校的未来,都有了新的期盼和憧憬。据王梅南校长介绍,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该校已经有多名学生在市、区英语、科技和舞蹈器乐等各类比赛中有所斩获,陈瑜老师等也在省、市乃至全国比赛中取得很好的名次。
根据学校制定的发展规划,九中海甸分校将围绕“以德立校、以德促学、以质量强校、以特色兴校”的宗旨,打造一支具备现代教育意识和素养的教师及班主任队伍,营造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同时,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培育各类学生社团,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运行机制等,使九中海甸分校成为公认的优质学校,为辖区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刘泽飞)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