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编者按: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秀场,我们身在其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中新网生活频道的“一周生活秀”,旨在盘点一周以来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领域里的新闻事件、趣闻乐事、热点话题、争议争论。力求深度发掘,无一遗漏,全面展示。中新网7月4日电(生活频道史聪聪)本周生活热点不断,婴儿学步车网销调查,部分商家3C认证书涉嫌造假;秀恩爱过度确实令人厌,刷存在感、不自信、太自恋;甲醛啤酒消息疯传,业内人士表示是2005年旧闻
7月2日 北京晨报 甲醛啤酒消息疯传 业内:系2005年旧闻新炒
世界杯赛事正酣,消暑必备的啤酒也自然受宠,但近日一则关于用甲醛做啤酒稳定剂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称国内大部分啤酒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甲醛,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业内人士认为,该消息属于2005年“甲醛风波”的旧闻新炒,消费者不必听信和恐慌。
该帖称,我国大部分啤酒厂在防腐等处理工序中都使用甲醛,且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关于啤酒行业可否使用甲醛的清晰界定,因此发问“你还敢喝啤酒吗?”
北京晨报记者就此说法向业内人士求证时,多位受访者第一反应是“怎么又传假新闻了”。据了解“甲醛风波”出现于2005年,当时有关绝大部分国产啤酒中甲醛超标的不实报道不仅引发国内关注,还导致韩日两国对中国进口啤酒采取措施。一位业内人士还指出该帖两处破绽:“啤酒制作共分制麦、糖化、发酵、过滤和灌装五个步骤,压根没有所谓防腐;食品级甲醛与家装工业级甲醛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2003年前,甲醛确实属于国家标准允许使用的加工助剂,不过2005年国家质检局对全国主要国产品牌啤酒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甲醛含量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包装饮用水0.9毫克/升的要求”,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介绍,2007年左右就逐渐开始有厂家不再添加甲醛,中国酒业协会也将之列为研究课题。
随后在卫生部发布的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适用于啤酒加工工艺的加工助剂名单中,甲醛被彻底剔除,而现行GB275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替代原《发酵酒卫生标准》)中“小于或等于2毫克/升”的要求,则是针对啤酒生产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甲醛限量,何勇解释,“甲醛是生物细胞代谢的中间产物,动植物体内都天然含有”。
对于时隔多年却再次出现类似谣言,何勇将之定性为“旧闻新炒”:“就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改改日期,借此博眼球,消费者不用听信更不用恐慌”。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单页阅读 |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