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尽管两家楼盘负责人均以回笼资金、新增土地储备辩驳资金断裂论,但理财周报记者调查发现,在降价清盘后的第二天,德信北海公园的开发商,德信控股集团提前半年终止了一款1.09亿元的信托计划,而一般来说,融资方主动提前终止信托计划的现象较为少见。我就不知道了。距离开盘还有2天,天鸿香榭里仍在极力推介房源。
21世纪不动产集团市场发展中心总监桑豫峰认为,杭州商品房库存的增幅远远超过其消化增长速度,而去年出让的巨量土地也在今年陆续进入供应,库存和新增叠在一起,就造成了供过于求的现象,而最先承压的,也就是那些实力不强、资金链紧绷的中小开发商,如果不率先回笼资金,当风险来临时,也将最快倒下。
关于杭州降价是否会波及其他城市的言论,桑豫峰认为,不排除相关影响,尤其是库存较大,无法承受市场观望期的企业。
疯狂拿地盈利成疑
除了库存创下历史新高,并远远超过了北上广深之外,杭州房企拿地的热情亦不容忽视。
身处降价风波中心的德信集团,就在其宣布降价的同一天,在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加价100万,总计17.4787亿元的价格,竞得钱江新城二期章家坝地块,该地块仅楼面价就高达12440元/平方米。而2月25日,德信地产又与浙江中南置业有限公司,为滨江区一块土地展开厮杀,但在16轮的报价之后, 德信地产败北,中南置业以13.4亿元摘走白马湖地块。
针对降价和连续拿地的现象,德信地产销售总监杜盛称,这是集团百亿战略的落地动作,据其介绍,2013年德信集团营收60亿元,因此集团在2014年制定了百亿元的战略计划,而为了实现这一战略,高周转,规模化。具体操作而言,即是在土地市场更主动拿地,另外也将加快销售周转,实现资金回笼。
德信地产的现象并非个例,透明房产网发布的杭州房地产市场2013年研究报告显示,当年土地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狂热,全年土地成交金额刷新了2009年的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326.9亿元,多个板块楼面价均创下新高。
除此之外,在2013年间,杭州房地产市场共新增15家房地产开发商,而全国销售额排名前十五的开发商也已全部进入杭州市场。新玩家的进入,必然带来地价的攀升,研报数据显示,在去年成交的项目当中,外地开发商拿地金额占比高达77%,但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诸多板块房价并没有随着地价升高而上涨,相反的, 不少新盘的售价已经否定了部分新晋房企的高地价,出现了“面粉”贵过“面包”的畸形现象。
“前述降价的两个楼盘,看似降价幅度很大,但实际上,他们现在的价格基本就是当初的开盘价。”动力地产董事高峰称,与此同时,高峰介绍,楼面价高过房价的现象主要存在与外来房企,实际上,高昂的土地成交价格,后期确实让一些房企在销售中出现了不盈利,甚至亏损的现象。
降价后火速终止信托计划
上周三,一家财经媒体援引杭州当地信托业内人士的话称,德信地产降价的背后,是源于杭州工商信托要求其通过降价尽快回笼资金。
理财周报记者在此后联系涉事双方,德信地产方面率先否认,杜盛介绍,以北海公园为标的的信托项目,早已在去年7月就已经提前兑付,并且是德信方面主动提前兑付。而一名杭州工商信托内部人士亦以传言不实为由,拒绝置评。
此外,德信地产的母公司,德信控股董事长胡一平在2月2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北海公园不存在信托融资,而德信目前也仅有1个项目存在信托融资,其总额仅为1亿元到2亿元,不存在“信托公司保全资产,行使合同约定的强制降价权。”
这一说法与其销售总监的措辞明显产生冲突。除此之外,胡一平口中所说的,目前尚在存续期内的信托产品,应该是投资标的注明清楚的,杭州工商信托成立的德信置业温州瓯海投资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该信托计划规模为2亿元,预期收益率为8.2%—10%,期限为3年。
杭州工商信托正是德信地产的合作伙伴,双方曾在多个信托项目上都有过合作。除了前述信托计划外,杭州工商信托另外一款未明确公开投资标的的基金型产品,“飞鹰9号”其主要资产配置之一,就是德信地产在杭州开发的一款高端住宅楼盘,臻园。
该款产品期限为2年,并将于明年3月份到期,依据此前的经验,基金型信托产品可提前半年终止的先例,但对于该产品是否造成降价现实的传言,双方都予以否认。
尽管如此,理财周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交银信托一款名为鑫福4号的产品,在2月23日已经终止,交银信托方面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该款产品分为A、B两类,募集资金均用于德信地产旗下项目。
信托计划资料显示,A类产品已经终止,而成立于2012年8月24日的B类总规模1.094亿元,原计划的终止日期为2014年8月24日,但信托计划同时约定,当信托单位存续满548天时,经融资方式书面通知,资方可提前回购信托收益权。
据交银信托方面介绍,该款产品确实在2月23日提前半年终止,亦是由融资方提出提前终止。蹊跷的是,德信北海公园在2月18日宣布降价后,在21日即临时开盘,据了解截至开盘当日,认筹超过300组,而其清盘的房源共计208套。
“一般来说,融资方主动提前终止信托计划的,多半是受到一些资本方面的压力。”华东地区一名信托业内人士介绍。以北海公园的主力房型89㎡和127㎡为范畴、 均价15800元/㎡计算,北海公园此次清盘所获得的资金在2.92亿—4.17亿元之间,这也就意味着,仅北海公园一次清盘,就足以偿还鑫福4号的本息总和。
令人惊讶的是,德信地产一方面否认其多个存续期信托计划的事实,另一方面,在18日降价,21日开盘后的第二天,即23日,又火速提前半年终止了鑫福4号信托计划。尽管未能得到官方回应,但因信托借款承压而降价的传闻,也并未能够澄清。
自有资金垫付5000万房款
与德信地产相比,天鸿地产的实力则明显孱弱许多,其资金运作也不尽透明。
天鸿集团2001年在新昌县成立,在其进入杭州之前,已经陆续在新昌、海盐、重庆等地,开发了天鸿华庭,天鸿广场、天鸿雅苑、天鸿名都等楼盘,算上此番降价的天鸿香榭里,其开发的楼盘共有8个。
在2009年上半年的一场土地出让会上,桥西板块最初楼面价格3800元/㎡的地块,在经历67轮竞拍后,最终以溢价70%的价格成交,楼面价格6581.4元/㎡。这一激烈的竞价场面,在当时被称为“杭州第一飙地案”,而事件的主角,正是首次进军浙江天鸿集团。
天鸿集团2010年注资1亿元成立了浙江广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持有房地产开发二级资质。天鸿以此为主体,在2009年拿地后开了入杭的首次项目,天鸿香榭里。梁鸿眉在当时表示,要蓄足力量做好杭州首个项目。
尽管以高姿态进入杭州,但天鸿香榭里后续的销售却不见良好,前述楼盘销售人员曾坦言,此次天鸿降价,完全是因为开盘3年后,一直交易惨淡造成。对于这一点,“砸盘”的老业主亦表示认同。
为印证其库存高压,销售不力的事实,业主吴亚楠向理财周报记者提供了一项私密合同协议。
吴亚楠给理财周报记者提供的借款协议显示,双方为了实现房贷首付款周转,甲方梁鸿云共借出35万元现金于乙方吴亚楠。“我们原来的资金就10万,根本达不到3成首付的条件,但天鸿方面告诉我们,只要能拿出10万,他们就能帮我们解决房贷首付的问题。”吴亚楠说。
天鸿集团为业主找来的第三方是自然人梁鸿云,据多名业主介绍,此人系梁鸿眉弟弟,而据业主们介绍,先期购买天鸿香榭里的业主,大部分都与梁鸿云签订了借款协议。“跟你打个比方,如果有100个业主,90个都借了。”吴亚楠称。
“每个业主30万,保守估计也有5000万”吴亚楠说,但其并未能提供确切的涉及业主和借款总额。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在前期的销售过程中,天鸿集团曾告知购房意愿者,如若不能付清当地30%的银行房贷,只要能拿出10万元,首付周转的其他金额将由天鸿负责,并能够为其提供两年的免息期。
以吴亚楠购买的房屋为例,梁鸿云共向其借出35万元,而拿到这35万元之后,吴亚楠也顺利在银行申请到房贷。协议约定吴亚楠需在2015年4月15日之前, 分4期还清欠款,如果在期限内偿清,将享受无息待遇,但如果逾期,合同规定“借款人应按年利率24%向甲方承担利息,除此之外,还需想甲方支付欠款金额 0.5%的违约金”。逾期一天,仅罚息就高达1750元。
作为第三方,梁鸿云还在协议中添加了一项特别约定,“如果逾期未能偿清,甲方有权通知开发商拒向其交付所购房屋。”
一系列融资协议显示,购房者如不能在约定时限内还清欠款,不仅将承担高额利息,还将面临房产损失的危险,而作为利益共同体的梁鸿眉兄弟,不仅能实现房屋销售,甚至还将享受“高利贷”的甜头。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单页阅读 |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