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临近寒假,40多名高三学生家长来到榆林中学,要求学校恢复寒假补课。
临近寒假,40多名高三学生家长来到榆林中学,要求学校恢复寒假补课。学校向家长出示了教育局禁止补课的规定,并以此为由拒绝了家长们的要求。可是,心急的家长怕不补课孩子会吃亏,于是另寻出路,把目光转向了校外补习机构。(1月1日《华商报》)
学校自觉执行“禁补令”,为了是减轻课业负担,把假期真正还给学生。这本应得到家长的支持。但在过高的期望和过重的应试模式下,一些家长对此并不买账,其实质是“大人生病小孩吃药”。
学校与家长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补课之争,说白了是教育观出现了偏差,折射的是升学指挥棒下的现实焦虑。尽管大多数家长对应试教育也是“痛恨”有加,但嘴上是素质教育的拥趸,实际却做了应试教育的推手。在他们看来,学习时间与成绩往往呈正比,大多信奉“多补总比不补好”。
高考制度一时还难以取消,升学竞争仍需按分录取,但打破“一考定终身”格局已经箭在弦上,这迫切需要教育部门站在改革前端去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根治痼疾。从当前来看,一方面要加快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更加公平、更为合理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优质教育资源的“阳光普照”;另一方面要让家长理解教育、支持教育,从一味地“逼子成龙”、“催女成凤”中走出来,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成长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善学本领,这要比把孩子“押”进补习班强得多!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