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频道 健康资讯 正文

控制体重:“糖友”成功了一半 给糖友的吃行提醒

字号: 2014-11-18 15:02

核心提示:”  听到曾龙驿这一席话,现场的嘉宾情绪变得激动起来,其中有一个李阿伯,手举着化验单,迫不及待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降糖经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许雯表示,只要糖尿病患者懂得吃和行,注意细节保护好自己,照样可以外出旅游,外出品尝美食。

鉴于糖尿病发病形势严峻,中国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每年在联合国糖尿病日(11月14日)期间举办“糖尿病防治蓝光行动”,呼吁全社会关注糖尿病。作为全国蓝光行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医学会联合羊城晚报在中山三院举办大型健康大讲堂,紧贴2014年蓝光活动主题“糖尿病与健康生活”,在活动现场,两位内分泌科专家均特别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防治意义重大。因为生活方式干预时间越长,降糖效果越好,而且用药越少,所以生活方式干预是药物治疗的基础。

A2型糖尿病患者中近6成人偏胖

减重10%,更易控制血糖

我们都知道,2型糖尿病和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肥胖一直是2型糖尿病的一大困扰。该院内分泌科主任曾龙驿表示,“体重降不下来,血糖也难降”。在讲座现场,一提到体重超标问题,不少嘉宾纷纷举手表示自己的确存在难降体重的困扰。

糖尿病与肥胖关系密切。曾龙驿说,2型糖尿病患者中58.3%存在超重(BMI≥24),而体重超标对于糖尿病患者有种种危害。首先,体重增加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更高,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正常者的7倍。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较于白人,我国人体型并不是全身肥胖,而是倾向于腹部肥胖。即使是正常体重的人群中,也有14%的人表现为腹内脂肪的严重堆积。所以,用腰围来衡量腹部肥胖更为合理,一般认为,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都算是腹部肥胖。

而一旦注重控制体重,则能给糖尿病患者莫大的好处。据研究,体重减轻10%可以把糖尿病死亡风险降低30%、和肥胖相关的各种肿瘤死亡风险降低40%、空腹血糖降低50%。而且所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脂、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都会显著降低的。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控制体重,减重才能用更少的药、更容易控制血糖。

B强化生活方式有效降低体重

生活方式干预时间越长,降糖效果越好

“当体重明显下降之后,血糖也会随之降低。”曾龙驿指出,“我们临床发现,生活方式坚持干预越好,带来的好处就越多,首先需要用药的机会减少,甚至可以用比较简单的药就能把血糖控制得很好,更重要的是患者的健康感来了,他会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身体变得健康起来。”

听到曾龙驿这一席话,现场的嘉宾情绪变得激动起来,其中有一个李阿伯,手举着化验单,迫不及待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降糖经历。“我今年79岁了,患糖尿病十几年,一直看曾主任的门诊,并且坚持控制体重,每一餐都控制好饭量,少吃糖甚至不吃糖,天天都要散步,我的餐后两小时血糖从13降到现在9,空腹血糖也正常,以前血压高有头晕,现在通过自己饮食的改变,多运动,血压、血脂也都正常了。”李阿伯说话中气十足,完全看不出来有79岁的高龄,看到这样成功的现身说法,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曾龙驿说:“强化生活方式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看看医生,设立自己的减重目标,每天多少的运动量和饮食量,以便让自己更好地实施减重计划。事实证明,患者积极性高、依从性高、自我管理能力强,发生低血糖和并发症的风险较低,预期寿命也长。”

●现场医生唠出心里话

曾龙驿与现场的读者们聊聊天:

糖尿病成功管理的关键: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坚持就是胜利

(3)医患互信:找个有“缘分”的医生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对医生不信任,这样的环境其实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从个人的从医经验看,医患应该是建立互信,应该是朋友关系。

作为内分泌科医生来说,他要做的是了解病史、病情,进行必要的体检、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然后为患者设定治疗目标,设计治疗方案,以及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这一过程并不以降糖为单一目标,而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降糖、低血糖、体重、不良反应和花费等,以保证患者的最大获益。

而作为糖尿病患者,他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既不要紧张,也不要完全不在乎,正确的态度是接受现实,并且重视自己的治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努力学习糖尿病知识,让自己成为半个医生,从而避免听信广告上当受骗。糖尿病是终身疾病,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只要坚持生活方式的干预,就没有管不好的血糖。

最后一点就是,找个有“缘分”的医生,如果你跟医生交流讨论,感觉不满意,你没有办法对其产生信任感,那么也没有必要在那里耗时间,赶紧找到一个可以让你信赖的医生,好好跟下去。

Tips

给糖友的吃行提醒

活动现场,有糖友反映自己不太愿意出去吃饭,怕重油重盐对血糖控制不利;有的却说不敢外出旅游,怕旅游时血糖升高不知道怎么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许雯表示,只要糖尿病患者懂得吃和行,注意细节保护好自己,照样可以外出旅游,外出品尝美食。

吃——涮涮再吃

一桌子菜肴中有各种口味,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清蒸、水煮、凉拌的菜式,避免各类酱汁(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和盐),尤其是要警惕勾芡类食物。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告诉服务员,菜里不要放糖、少放盐和油。如果发现菜肴过油,必要时可以将菜在清水中涮一涮,把油滤过再食用。

另外,应酬免不了要喝一点酒。许雯说,饮酒会让血糖难以控制,最好不要饮酒。如果实在回避不了,每天不超过1-2份标准量。一份标准量(含酒精10克):啤酒285毫升、红酒100毫升、白酒30毫升。饮酒后应扣除相应能量的主食(一份酒约20克主食)。

行——避免劳累

在旅游前,应该与医生见面,确认一下血糖、血压是不是控制得良好,有无急性并发症,并且还要了解感冒、腹泻、发热及外伤等紧急处理方法。

然后,像一个驴友一样,详细查询行程安排,了解途中或目的地提供的膳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作息应规律,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如果贪便宜报一些半夜到酒店,凌晨出发的旅行团,很有可能让自己的血糖波动非常大,这样的行程安排是相当不合适的。

出门在外,尽量不使作息时间有很大的变动,尤其是避免过度劳累(运动量大的话,也会出现低血糖)。同时,记得按时用药,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告诉同伴处理低血糖的方法,以备万一。

回酒店后要记得定时监测血糖,洗澡时检查双足的情况。当血糖持续升高、血压高,有正常活动性心绞痛、视力突然下降等症状,应立即终止旅行。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曾龙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 许雯

文/羊城晚报记者张华 通讯员 江澜

Tags:糖尿病 糖友 体重 血糖 吃行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今日热点

本周排行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