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频道 健康资讯 正文

全国多地精神康复者呼吁兴办社区融合康复空间

字号: 2014-10-11 07:10 来源:皮卡车市

核心提示:”昆明新天地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女士认为,为精神障碍人士提供一个走近社会的机会,是最有利于他们康复的服务。

中新网昆明10月10日电 (和晓莹)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每年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有不少活动,进行精神健康的社会宣传。与以往由医疗界主导的活动不同,一个由精神康复者主导的跨地区活动,出现在今年的主题日。

当日,云南昆明、广东深圳、广州、湖南长沙、江西新余、上海、南京等全国多个城市的街头,精神康复者和支持者们打出“精障人士要生活,街道社区建会所”的横幅,发出他们自己的呼声,向社会推介“会所”这种小型开放的精神服务组织和成熟的社区服务模式,并征集市民签名支持。

“过往的精神医疗和康复服务的设计,从未有过精障人士的参与,未能回应他们的需求。现在精神障碍人士有必要走出来,对他们希望接受什么样的服务和医疗发表意见。”昆明新天地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女士认为,为精神障碍人士提供一个走近社会的机会,是最有利于他们康复的服务。

针对近年来政府增加对精神卫生的财政投入,康复者们表示欢迎,但各地纷纷兴建大型的封闭式康复机构,让康复者们感到担忧,担心这些服务会带来长期的社会隔离。因此,他们决定打破沉默,发出自己的声音,向社会建议更好的服务模式。

一个由精神康复者组成的自助组织“感恩之旅”,在网络上发布半月前发起的网络调查,探求精神障碍人士对社区化生活的需求,以及社区居民对精神康复会所的意见,希望卫生、民政部门和残联等各相关部门或机构以及社会爱心人士提供资金和场地的支持,让更多的精神康复会所得以设立。

主导这次活动的智空,是一位康复者,也是深圳蒲公英会所的会员,他告诉记者,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康复的需求是巨大的。他还解释了做这个活动的缘由,“我在蒲公英会所,受益很大,感到这种模式对我们这个群体的重要性,比住院或呆在家里,都好。”

另一位在江西新余的康复者家属王芳芳也表示,自己的孩子长期呆在家里,无法得到适当的康复服务,因此她认为需要向社会发声,呼吁更好的康复服务。

中国长期致力于推动更好的精神卫生立法的公益律师黄雪涛说,“这次活动,看到精神康复者群体为自己发声,打破集体失语的状态,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开始。而且会所模式,是很有建设性的提议,符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关于支持性自主决策、社区融合生活的标准,也比大型封闭机构节省财政资源,希望政策制订者,聆听他们的声音。”(完)

Tags:康复者 精神 康复 社区 服务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今日热点

本周排行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