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这一行业的兴盛离不开众多游戏从业者的努力,他们付出了聪明才智与辛勤的汗水,游戏行业中的各类人才,就是游戏产业中最宝贵的财富。
中新网9月13日电 在世界经济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2014年夏季达沃斯备受关注。创新成为这届达沃斯论坛上最热门的词汇。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大力倡导的新兴产业,将如何形成万众创新的人才培养新局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游戏产业在中国自1994年始,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兴盛的历程,及至2014年上半年,据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中国游戏市场(包括网络游戏市场、移动游戏市场、单机游戏市场等)实际销售收入达到496.2亿元,同比增长46.4%,用户数量达到4亿人,同比增长9.5%。这一行业的兴盛离不开众多游戏从业者的努力,他们付出了聪明才智与辛勤的汗水,游戏行业中的各类人才,就是游戏产业中最宝贵的财富。
随着中国游戏产业迅速发展,游戏企业已经从当初粗放式发展逐渐走向了精品化发展的道路,其盈利模式、盈利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已得到市场的认可。游戏产业作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不过有资料显示,预计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游戏美术人才缺口将高达几十万人。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各类游戏设计师的职位都紧缺人才,特别是游戏美术设计师、角色动画设计师等。与此同时,随着移动游戏的爆发式增长,移动游戏产业的人才缺口也相当巨大。据悉,现在一名手机游戏公司的策划经理和iOS游戏策划经理的年薪已经相当可观。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游戏人才培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路海燕表示:“目前的游戏行业就是一个今天你挖我,明天我挖你的现状。虽然游戏产业市场看似一片光明,但是如不解决人才问题,未来就将岌岌可危。”一个发展迅猛的行业,不但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投资者的目光,也成为了新型人才就业的理想去处,而视人才为创新发展动力的游戏公司,也不断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人才争夺战”。
例如为了抢夺高素质人才,各种高薪及物质奖励等诱人的词汇常常出现在游戏公司的招聘宣言中,而游戏公司的人才招聘广告也花样百出。例如电视招聘会、公共场合的巨幅招聘广告、各种耸人听闻的宣传用语。此外,各大游戏公司对高校应届毕业生也抛出橄榄枝,提出一些类似年薪几十万的优厚条件。这样的状况从2010年开始就已频繁上演,甚至一些还未毕业的在校生都已被很多游戏公司预订一空。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厮杀,中国游戏行业对人才的渴求,已经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不解决后备人才的输送问题,中国游戏行业的创新将无从谈起,甚至将严重影响到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游戏行业健康发展。
这里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是指职业教育,另一方面是指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扶持。幸运的是,已经有一些有实力的游戏企业开始着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我们熟悉的完美世界。2010年起,完美世界就已加入人才争夺的大战中,开出20万年薪以吸引应届高校毕业生。当人才争夺战日趋白热化后,完美世界开始了培养自己后备人才梯队的工作。他们与国内外各大高校合作,定向培养各类数字艺术人才,并在广东成立教育集团,与包括莫斯科大学在内的多所国际知名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筹备建立国际数字艺术学院。今年9月,欧洲学院专程来访完美世界,与完美世界高层就完美世界与欧洲学院进行数字艺术教育相关方面合作的可能性与路径进行深入探讨。除此之外,完美世界从去年开始实施的PWIN战略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吸引中小型研发团队及优秀作品,这也就是在面向全世界选拔优秀的游戏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虽然这些教育培训计划启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未来一定会为完美世界的人才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完美世界仅仅只是一家游戏企业,对游戏人才的培养更多是为自身服务。而中国游戏人才严重紧缺,并不是一家游戏企业所能解决的。多年来,中国游戏人才的培养还处于基础阶段,因为观念上的差异,在很多人眼里,游戏从业者并不算一门正经的职业,鉴于家庭的压力,许多学生并不会选择游戏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就导致了国内高校对游戏的职业培训凤毛麟角,那些想投入游戏行业的年轻人只能通过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来增加入职游戏业的机会。而国内高校及培训机构的职业教育与实际游戏工作还存在脱节问题,一些高校毕业的学生无法担任游戏制作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培训。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就能看出,游戏行业人才的缺乏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原因将在今后不短的时间内困扰着中国游戏行业,尽管有类似完美世界这样的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人才梯队,但面对井喷般爆发的手游产业,优秀的创新人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一个被疯抢的状态。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创新性人才的价值正在被市场所接受,而游戏领域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火爆行情,也会反过来促进游戏人才的培养,这尽管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已经看到了良性互动的趋势。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