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外面下着小雨,再有几天,便是我30岁生日很小的时候,家里刚有电脑,那时候英特尔CPU是奔腾系列,快30岁多自嘲自己“奔三”,想想,自己,
外面下着小雨,再有几天,便是我30岁生日
很小的时候,家里刚有电脑,那时候英特尔CPU是奔腾系列,快30岁多自嘲自己“奔三”,想想,自己,已然30,用北京话,叫做三张儿。
18岁参加工作至今已经12年,哥们第一份工作是酒店工作,酒店现在还在,国贸饭店,在国贸中国大饭店的后面,那时候这个地名叫做大北窑,而CBD,在我的眼里始终的全称是China Beijing Dabeiyao。时至今日,哪里已经成为了白领的聚集地。
2002年的6月,我来到了国贸饭店,在那里我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酒店门童。那时身边很多朋友都上了大学,就是没上大学的复读一年,两年的最终也考上了大学。我没上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当时自己笨,学习成绩不好,另外一个是父母刚下岗,实在不想给家里添那么大的压力,思前想后,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上班,先赚钱,以后有机会再去念书。
记得当时面试是在新源里职高的教室里,国贸饭店的一些经理过来面试,时间是下午。中午我和思岳在学校边上吃了马兰拉面,大家都是白衬衫,黑裤子,我面条一不小心还溅到了衬衫上,下午是硬着头皮去的教室,面试过程很紧张,我一句话没说,一个经理样子的人问我你愿意不愿意来Concierge?我的前厅部女助理很坦白的告诉我,你身高不做门童可惜了,而于我来说,有份工作就是件不容易的事儿。
人生很多的时候都要矗立这样、那样的目标。而目标根据现实生活的写照也会不停的改变,我也一样。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能有地方实习便是目标,实习以后的目标是转正,转正之后加薪、升职便是下一个目标。
2002年的我也一样,能国贸饭店实习便是目标,便是幸福。记得第一天到饭店实习,穿上红色的门童衣服,第一次穿上皮鞋,对了,是系鞋带的那种,戴着一个圆顶的帽子,衣服后面长长的腰像蛐蛐翅膀一样滑下来,黑色的西服裤子,两边的红线,显得有些滑稽,这便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随后的6年酒店生涯让我熟悉了酒店系统,从前厅部(FD)到客房部(HK),先后干了门童、行李员、前台、客房服务员、保洁员、花工、救生员、领班、健身房主管。那时候上班很苦,早班6点开始上班,中午12点下班,还不时的上夜班,几乎没有周末休息,更别提假期了。尽管那段时间很累,但我依旧很感谢那段日子,正是酒店的工作,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规矩,什么是服务,什么是承诺,直到现在我清晰的记得香格里拉饭店集团的宗旨是“殷勤好客香格里拉情”,“齐心协力、步调一致迈向成功”。也正是在那段日子,我一边上班一边上学,在工作中学会了英语,也取得了大学文凭。至此,感谢左强、候利、武智勇、王跃、杨西安、周永、谢楠、薛琨、张小龙、郭建国、王石中(Jack)等那些良师益友和帮助过我的小伙伴们。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那时北京的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而那时的我已经发生了变化,成为一名中青旅的员工。尽管酒店和旅行社同属旅游行业,但相差很多,在中青旅的工作也是从试工开始,不过没多久当我发现国内大多旅行社的生意模式主要是靠信息不对等赚钱时,我便萌生了去媒体工作的想法。感谢时任古纳雅尔中国公司副总朱晓玲女士的提携以及德国老板的信任,哥们华丽转身,从一个做旅游的转身开始做市场,在G+J的一年里,张靖哥哥亲授印刷经验,贾姐传授市场可以说那一年是进步很快的一年。哥们在华北区经理的位置上,也算稳稳的站住了。
尽管用现在的角度看之前是小菜一叠,但当时感觉压力很大,最大的感触是:中国人是没有青春的,一毕业就参加工作,从学生的身份直接进入到中年,从校园走出来马上就面临房子、车子、票子、结婚、生孩子,受着各种压力。而这段时间老外在做啥?他们毕业以后会背着包全球旅游体验当地生活,参与到一个人道主义项目中做义工,或者像写《江城》的那个美国老外一样来到某个地方,宣传着自己的文化。
从18岁开始酒店工作,8年的“中年”压力、快速的节奏和生活上的束缚,让站在建国门桥上的我突然有了一种想逃离的冲动。我的一辈子有多久我不知道,我的一生有多久能做自己的想做的事儿我也不知道,但我突然觉得我应该用仅有的几十年生命,拿出1年或者2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在这样的冲动下,便有了后面的泰国生活。
在泰国生活,哥们当中文老师,学了泰语,研究旅游模式,弄了旅游网站还当了和尚,可以说在这里的生活,对我日后的影响一直影响到了今天。也一直感谢孙晶晶、张佳琪、胡坚毅、郭蕊、张萌、许先振、Noi、Boy、章子归等一大票帮助过我的哥哥、姐姐们、尤其是姐姐孙晶晶,让我在泰国的日子更像是有了家。
回国后的三年为了梦想和蚂蜂窝小伙伴们一起成长,三年的蚂蜂窝工作中,重点做了三个事情,机票、签证、酒店上线。时至今天,我已然清晰的记得和涛涛一起画机票比价的草图。也清晰的记得自己敲下来酒店频道第一个城市——曼谷的第一行文字,虽然哥们已经从蚂蜂窝离职,但至今,我都以在蚂蜂窝工作为荣,可以说是蚂蜂窝的三年工作成就了我,没有蚂蜂窝的经历也变没有我对互联网的理解以及对互联网旅游的理解,更感谢那些容忍我的程序猿以及容忍我的老板和产品经理。
12年的职业生涯弯弯曲曲,好在向上成长,02年的实习费180到03年的工资800,再到上个月离职前的20K,现在是低的,未来是高的,但就像股票一样,一不笔直的斜线拉上去,而是曲曲弯弯的上去,话说这样才有意思,这样才是人生。
十几年的积累,要说日子这样下去按照也应该不错,尤其作为一个北京孩子,不管房子大小新旧好歹有一个自己窝,可于我说来说,总觉得要是这么平平稳稳的生活应该没啥意思。“三十而立”这话是孔子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台湾曾仕强教授的解读很到位:“十五岁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通过十五岁到三十岁的摸索,到了三十确定一生的原则。根你30岁订下的原则来试,到了四十岁对自己的原则不惑。并不是说一个人到了40岁了就什么不惑了,而是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方向、所要学的东西不惑。四十岁,对人生的目标不再动摇”。
哥说他往前一步就是轴,现在是执着。仔细想想自己的人生也差不多,何况我们都属于自己认了一个事儿,除非有啥奇迹,不然谁说也没用,就要自己走出来。这样有不好的地方,但恰也因为此也逼着哥们根上了时代的脚步。之前轴了很多次,面对三十,我决定轴一次大的——哥们要彻彻底底的干一票自己所认为值得投入工作13年来全部积累的事情并作为一个30岁男人所奋斗的事业!
12年的旅游行业工作生涯,注定了我创业所选的方向。我始终认为旅游最大的魅力是文化碰撞出来的火花、探寻那些未知的美好。其本质便是体验,尽管机票和酒店入口被国内大佬所逐步蚕食,但目的地这块蛋糕却始终飘香四溢。
每一件事情都有“本”的两面性:
团队游尽管赚得是信息不对等,但最早解决了中国人出去。
机加酒让游客可以在同样的行程中获得自由,但处于酒店的位置以及目的地的了解依然无法真正自由。
纯自由行让用户完整的领略到了当地,但筹划过程实在繁琐。
别看着哥们在泰国、老挝穿越自由总能玩儿出别人玩不出的花样,那是因为哥们几十次来这个地方以及读了几十本有关当地历史、文化的图书。
当你看到旅游攻略里介绍了一个下午茶很美好,但发现地址是中文。
当你看到一篇游记里提到了一个景点很有意思,但发现不知道去哪儿预定。
当你预定了一个的机票加酒店,但不知道中间4天空闲时间如何安排。
当你到了提前通过国内预定了当地项目,到了以后想改变自己的行程,却发现跟国内沟通改变行程流程太长只能放弃。
我相信一个用户看游记的目的除了看游记里面妹子的比基尼,更重要的目的地是看一个旅游案例,我自己一年只有5天年假去一个地方,我看看别人是怎么安排的。
我相信用户看攻略除了让自己对当地了解一些,更是行前内心安全感的建立。
如果有一个产品,只需要输入你的航班时间、酒店信息以及你到目的地的心愿便能帮你规划出你的行程,就像一个当地人来协助你制定行程规划,而行程中每一个涉及航班的都能立刻预定接送机,涉及到景区能有门票预定,涉及到远距离景点能有包车,涉及到一日游的便能随时预定,所见即所得的安排。我想,这个才是用户想要的。
旅游行业价值链将被重新整合,无数的信息将被结构化数据化。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将建立在众包、数据化和O2O上,说起来简单,但,这是一个难活。难就不做了么?这特么才有意义,小时候玩儿游戏最爽的时候不就是挑战大Boss么?
想像不产生结果,唯有执行产生结果,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质疑,没关系,哥们已经开干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不站台,不得瑟,埋头苦干。既然牛逼吹出去了,剩下的就是为吹过的牛逼负责。
我深知我所生活的年代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便能做事的年代,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土匪三个帮。尽管现在有了全职的设计,如果你是技术大咖、如果你是运营大佬,如果你觉得这事儿靠谱,如果你觉得在现在的公司每天朝九晚六仅仅是因为工作而工作,如果你还没有太多负担,不甘于这样的平淡的生活,那就辞职,开始新的征程我们一起让旅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萌萌嗒。
要知道:
当一个男生通过你做的产品让自己和女友有了一个美好的旅途最终生活在了一起。
当一个妈妈通过你做的产品安排好了一家人的出行让公公婆婆赞许有佳。
当一个年轻人通过你做的产品去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充满了正能量。
这绝逼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儿。
生命在于折腾,想出来就去做,失败了没关系,大不了从头再来。30岁,刚刚好。
窗外又飘起了小雨,8月清迈的夜晚有些微凉。打开窗道路上的积水映出了路灯黄色的灯光,散落的几朵白色的鲜花倾斜的躺在哪里。一对年轻人举着伞从路边走过,端起照相机男生为女生着了一张相片。简简单单,无限美好。
一直以来,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有的尽管相隔大洋彼岸,有的尽管联系不多,但这些年成长的历程始终得到朋友们的支持,谢谢你们,陪我走到了30岁。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