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如此体力活的工作收入却并不高,新经典文化公司外文工作室负责人岳先生说,千字70-80元的稿费在国营出版社中算高的,有些是40-50元的情况。
你为别人的附庸风雅,做最贫穷艰难的事
翻译稿费低,他一直只能兼职干
孙仲旭曾经声称:“爱上翻译是种难以戒除的瘾”。在继董乐山翻译《一九八四》后,他又重译了一版,他说:“译这本书的过程,我曾经两度落泪,译的都是我真正喜欢的书,所以感情上很投入。”
如此热爱翻译的人为何会对翻译的态度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又为何会选择主动离开这个世界?有网友发出这样的疑问,也将翻译家这个群体的生存现状再次拉回到读者的视野中来。
孙仲旭在自己写过的一篇《翻译是一个体力活》的文中,讲述了他译一本书的工作程序,一共分为9个步骤,十分耗时,他还称,因为“功夫在诗外”的原因,平时为了积累,还要为需要而读书。孙仲旭每个月都会写当月的读书笔记。
如此体力活的工作收入却并不高,新经典文化公司外文工作室负责人岳先生说,千字70-80元的稿费在国营出版社中算高的,有些是40-50元的情况。
为何译者的收入现状在近些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岳先生分析,书价没有涨,而且折扣越来越厉害,翻译费用怎么可能涨?再加上引进国外书,除了要向原著支付版税,还要减去印刷装订成本、间接管理成本,还要考虑到图书折扣、退货率等问题,翻译类图书的利润空间已经被压缩得很低。清华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陈莉曾在微博中抱怨千字70元请不到靠谱的译者。此外,译者陈召强也说过他迄今为止所翻译的图书,只有三部翻译费达到了每千字90元,其余的均在千字70元及以下。
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林少华是大学教授,同时也在坚持做翻译,他认为大部分的翻译家需要靠热情和兴趣来支撑翻译,他曾透露自己的酬劳不会低于千字百元,但是这已经属于为数不多的译者才有的高额酬劳,“国内现在很少有专职搞图书翻译的人,因为只靠这个根本活不了。”(陈谋)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