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大山深处赶到杭州看儿子被拒门外。花甲父母打官司要求“常回家看看”。淳安山区一对年过花甲的夫妻,日前将在杭定居的长子告到江干法院笕桥法庭,要求儿子承担赡养费、医疗护理费,并要求判决长子每年至少两次回家探望父母。两位老人说,主要还是希望长子回来看看他们,至于赡养费,该怎么付,就怎么付。
大山深处赶到杭州看儿子被拒门外
花甲父母打官司要求“常回家看看”
□通讯员 辛成 本报记者 陈洋根
淳安山区一对年过花甲的夫妻,日前将在杭定居的长子告到江干法院笕桥法庭,要求儿子承担赡养费、医疗护理费,并要求判决长子每年至少两次回家探望父母。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施行,最引人关注的是,“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
陈大伯和余大妈分别66岁和64岁,有长子、长女和次子。老人身体都不大好,看病几乎自费,生活拮据。长女已出嫁,农村生活的次子照顾两位并承担部分赡养费,但力不从心。两老省吃俭用供长子上大学,长子在杭工作并定居,但结婚后,对父母不闻不问。父母到杭州看望,长子也拒之门外。
两老要求长子在内的三子女承担每月赡养费1900元,以及医疗费等2.36万元,并要求法院判令长子每年两次探望并陪伴父母。
“其实开始,两位老人只希望长子能常给他们打打电话。”提供法律援助的沈律师说,笕桥法庭还曾组织双方调解,但双方一见面就互相指责。
沈律师说,长子结婚后一直和老人有矛盾,特别是大儿媳和公婆间矛盾很深,多年来,矛盾一直无法调和,老人所在村和社区都介入调解过,但一直没有结果。
法院调解这天,两位老人和大儿子到场,大儿媳没来。两位老人说,主要还是希望长子回来看看他们,至于赡养费,该怎么付,就怎么付。
“是你们对我不好啊!” 在两位老人说长子从来不回家看望他们时,儿子生硬地回应说。老人开始说儿媳不好时,长子帮着儿媳说话。
由于诉前调解没有结果,法院将择日开庭审理本案。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