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自《爸爸去哪儿》火爆后,今年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相继推出。靠反差吸引观众。《爸爸去哪儿》热播后,陆续有了《爸爸回来了》、《花儿与少年》、《花样年华2》,其实都是试图把明星拉到普通人层面,看他们过普通人生活时会出什么状况,靠反差吸引观众,也能让观众有一种“原来明星不过如此”的代入感。
自《爸爸去哪儿》火爆后,今年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相继推出。《爸爸回来了》、《隐秘而伟大》、《花儿与少年》、《花样年华2》等等。这类节目在收获收视率的同时,不同程度地把出丑当笑点,遭到观众质疑。
靠反差吸引观众
论者认为,真人秀节目具备几个基本特征,“真人”,按照“事先确定好的规则”录制节目,录制中没有“台本”,最后播出内容经过剪辑加工和精编处理。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兴起,不少明星的“真面目”也逐渐曝光。在《花样年华2》里,爱中性打扮的曾轶可展现出害羞、内向的一面,几乎是惜字如金,全程面无表情,与节目中其他几位情绪高涨的女星形成强烈反差。记者在微博中看到很多观众更喜欢内敛、不张扬的曾轶可。
《爸爸去哪儿》热播后,陆续有了《爸爸回来了》、《花儿与少年》、《花样年华2》,其实都是试图把明星拉到普通人层面,看他们过普通人生活时会出什么状况,靠反差吸引观众,也能让观众有一种“原来明星不过如此”的代入感。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预言:“这类真人秀如果创意不新,就达不到 ‘现象级’的成功。 ”但光新也不够,“与观众联系紧密”同样重要。
分寸把握很关键
在《爸爸回来了》中,吴尊在为女儿洗澡时,虽然打上马赛克,但小朋友的身体依然呈现于镜头前,让观众连呼,孩子长大了会怪爸爸的。在第三期《花儿与少年》的“真心话大冒险”环节,刘涛对张翰提了一个大胆而私密的问题,最终播出时被屏蔽了。刚刚播出的《花儿与少年》第四期节目中,因为张翰在“抛锚事件”中固执、强硬的态度和表现,使得嘉宾之间的关系顿时紧张起来。第五期中,许晴情绪失控痛哭,张翰与刘涛再次爆发冲突。不难看出,真人秀节目看点十足,但如何把握尺度也恰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是真人秀节目能否赢得收视率的法宝。
设计与真诚
针对真人秀节目出现的问题,有观众质疑是否存在更多“演”的成分。参加《花儿与少年》节目的许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认为最重要的是“真人”,而不是“秀”,因此她在节目中呈现的是真实的自己。
郑佩佩、凯丽接受采访时也说,参加节目就是为了挑战自己,因此在节目中都是本色表现。
谈到真人秀节目的设计,业内人士认为,以《爸爸去哪儿》为例,肯定有设计,但这个节目的重点是经过设计后,能让孩子和明星爸爸展示出观众平时看不到的或者他们藏起来的真实,关键还很真诚、能感动人,这才是节目的亮点。跟风节目如果抓不到这个点,以为请几个大牌就万事俱备,那可想错了。
□本报记者/肖 杨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