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第一道“坎”是法律和道德风险。第二道“坎”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目前移动医疗很热,国内移动医疗APP有2000多款,苹果应用商店为其单独设立了专栏,但直到现在,国内移动医疗仍在艰难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很多产品仍在初期规划阶段,寻找可产生增值效益的商业模式对移动医疗尤为重要。
看病难、看病贵是否真正能在移动医疗的发展下得到缓解?记者通过采访认为,移动医疗产业大发展至少还需要迈过两道坎。
第一道“坎”是法律和道德风险。目前,移动医疗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但却缺乏国家监管和相关法律规范。我国虽然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医疗行为,但对于网上诊断的主体资格及其诊断途径却难以明确界定。我国法律规定,医生只能在医院内行医,外出行医必须经过医院批准。医生通过移动医疗APP对病人进行诊断,是否涉嫌院外行医难以判定。
从消费维权角度上来看,网络问诊也存在着患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风险。一方面,患者到医院就医,医患双方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而患者按照手机看病软件上搜出的处方服药,一旦出现了用药问题,患者将无法维权。另一方面,通过医疗APP诊断,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往往因为证据不全或者缺失,难以解决。
此外,目前移动医疗提供的80%属于健康服务,而在我国,健康的概念刚刚兴起,很多人将健康建议等同于诊断,盲目相信移动医疗给出的健康建议。所以,引导移动医疗行业健康发展,顶层设计以及制定与此相适应的政策法规至关重要。
第二道“坎”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目前移动医疗很热,国内移动医疗APP有2000多款,苹果应用商店为其单独设立了专栏,但直到现在,国内移动医疗仍在艰难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很多产品仍在初期规划阶段,寻找可产生增值效益的商业模式对移动医疗尤为重要。
在国外,一些移动医疗产品已经开始盈利。其主要通过向传统医疗链条中的B2B模式,以及面向用户的B2C模式来实现,前者是向医疗机构、医生、药企、保险公司收费,后者则通过向用户收取服务费和设备销售款来盈利,且多采用组合拳的模式。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