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频道 大众消费 正文

黑借贷中介专骗老人钱 俩老伯赔上“棺材本”

字号: 2014-03-20 13:57

核心提示:因为急于用钱,钱大伯同意了。90万元取现后,徐某将其中的40万元“借”给了钱大伯,5.2万元给了借贷中介公司朱老板当好处费,其他参与者也都拿到了不菲的好处费。但杨老板因合同诈骗,去年6月被杭州市中院判处无期徒刑,杨老板合同诈骗的手段与徐某相似,但杨老板不承认自己拿了钱大伯、朱大伯的两笔钱。

这桩官司的教训——

两位大伯

再急于用钱

也不能相信

不靠谱的借贷中介啊

“个人无抵押、车抵、房抵,利息低、出款快。”每天,这种可疑短信在城市上空飘飘荡荡,等着愿者上钩。3年前的某一天,它们落到了杭州两位糊涂大伯头上,攫光了可怜老人的“棺材本”——杭州的钱大伯和朱大伯,都因急于用钱上了这则借款广告的当。他们联系了这个借款中介,没想到一步步走进了圈套,“借”到了几十万元后,房子被套,官司缠身,最后几乎倾家荡产。

昨天下午,一起合同诈骗案在杭州萧山区法院公开审理。被告徐某说,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手法,杭州很多贷款中介都在操作,卷进这条黑色利益链的有借贷中介、房产中介和典当行等。

糊里糊涂办了委托公证

66岁的钱大伯,家在上城区水路寺巷,但他家一度被法院查封。因为2011年6月,钱大伯被一家典当行告上法庭,说是钱大伯把房子抵给了他们借款90万元,但一直不支付利息。

钱大伯这才记起来,自己几个月前联系过一家借贷中介,中介把钱大伯推荐给了徐某。徐某告诉钱大伯,他有一笔拆迁款没地方投资,可以借给钱大伯40万元,但要用钱大伯的房子做抵押,还要去公证处办委托抵押和委托买卖的公证。

因为急于用钱,钱大伯同意了。徐某又说,拆迁款是家里的,要钱大伯把身份证和房产三证给他,他得让家人核实一下。钱大伯也同意了。

几天之后,也就是2011年2月15日,钱大伯打了一张借条,就拿到了借款34.8万元现金,第一年的利息5.2万元已经直接从40万元里扣除了。

骗子完全是“空手套白狼”

到了3月份,钱大伯突然接到典当行催利息的电话。对方说,徐某把钱大伯的房子抵押给他们了,并且帮钱大伯借款90万,但徐某只垫付了一个月的利息。

钱大伯彻底懵了。当年6月,法院来通知钱大伯,典当行告了他。一审判决,钱大伯要还典当行90万元,还要支付拖欠的利息。

钱大伯欲哭无泪。如果二审他再败诉的话,就相当于他只借了40万元,却要还90万元本金,另加利息,卖了房都不够还钱。

朱大伯的遭遇跟钱大伯一模一样,向徐某借了100万元,结果耶稣堂弄里的房子也被徐某抵给了典当行,徐某从典当行拿走了156万元。

杭州市中院在审理钱大伯、朱大伯的上诉时,认为徐某或涉嫌诈骗犯罪。案件交办给了公安。

2013年9月3日,徐某被警方传唤并被刑拘。警方调查发现,徐某伙同他人,诱骗两个大伯签署办理典当的授权。随后瞒着他们,将两人的房产抵押给杭州天元典当有限责任公司。钱大伯的房子被抵押借了90万元,徐某给了钱大伯40万元“借款”,还从中扣除了“利息”5.2万元,徐某实际占有55.2万元;朱大伯的房子被抵押借款156万元,徐某“借”给了朱大伯100万元并从中扣除利息10万元,徐某实际占有66万元。

庭审曝出中介黑色利益链

31岁的徐某是杭州人,对合同诈骗的指控,他也不持异议。但他强调自己只是帮房产中介公司的杨老板干活,钱也给了杨老板。他还说,杭州很多中介都在这样在操作。

徐某说,2011年初,他在杭州古墩路一家房产中介做房产抵押贷款,后来就认识了做资金借贷中介业务的朱老板和业务员朱某。

2011年2月,朱老板他们介绍来了钱大伯。徐某说,钱大伯想贷40万元,他们网上查了钱大伯的那套房子,值90万元。和钱大伯谈好后,徐某等骗他去办了委托公证,又找借口拿了他的房产三证和身份证,并以钱大伯的名义偷偷办了一张银行卡。随后,徐某他们拿着公证书到房管部门办好抵押,将房子抵押给了典当行,典当行把90万元打进了徐某以钱大伯名义办理的银行卡里。

90万元取现后,徐某将其中的40万元“借”给了钱大伯,5.2万元给了借贷中介公司朱老板当好处费,其他参与者也都拿到了不菲的好处费。同样,诈骗朱大伯获得的赃款,也被层层瓜分。

但徐某说,大部分的钱还是给了自己公司的老板杨某。但杨老板因合同诈骗,去年6月被杭州市中院判处无期徒刑,杨老板合同诈骗的手段与徐某相似,但杨老板不承认自己拿了钱大伯、朱大伯的两笔钱。

法庭经过一下午审理后,当庭未作出一审判决。 □通讯员 萧法 萧检 本报记者 陈洋根

Tags:钱大伯 徐某 朱大伯 借贷中介 公证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今日热点

本周排行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