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对过高收益保持警惕。“投资者时刻都要保持平和心态,对于过高收益回报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必须要保持警惕,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如今,互联网金融产品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各种诈骗陷阱更是如潮水般席卷而来,那目前常见的互联网金融行骗的花招有哪些呢?陷阱一:理财产品低风险高收益陷阱。陷阱三:二维码钓鱼网站。
对过高收益保持警惕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 赵占领
赵占领律师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互联网金融诈骗案件中非法集资案件最为常见。目前来看,一般的非法集资都是基于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非法集资,不法分子携款跑路。
他认为目前我国对于大部分的互联网诈骗案件还是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判处,但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对于新生的带有金融性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仍待制定直接的法律规范,以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对此,赵占领还建议,消费者和投资者不能完全相信这种过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者时刻都要保持平和心态,对于过高收益回报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必须要保持警惕,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相关链接]
现下,互联网金融产品被炒得火热,而以“宝宝们”为首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因为其低门槛、便捷、高流动性的特性深得大众青睐。在互联网金融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投资理财重要渠道的同时,越来越多不法分子也盯上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新概念,各种诈骗花样层出不穷。如今,互联网金融产品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各种诈骗陷阱更是如潮水般席卷而来,那目前常见的互联网金融行骗的花招有哪些呢?
陷阱一:理财产品低风险高收益陷阱
“高收益、低风险”就是这类理财产品用来吸引投资者眼球的主要宣传方式。这种诈骗方式最为常见,面对手中有闲钱,而且急于投资的投资者,打出年化收益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且超低风险的旗号,即可引到一大波的投资者进行投资购买。但事实上,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还需要投资者做好前期功课,深入了解,方能了然于胸。
陷阱二:金融类钓鱼网站
传统的金融类钓鱼网站主要是通过仿冒真实网站地址以及页面内容等方式来欺骗消费者转款,由于仿冒程度极高,用户不仔细辨认,很难发现。或者在金融机构销售理财、基金产品等交易数额较大的平台上植入木马,通过盗取第三方账号与买家进行交易。
陷阱三:二维码钓鱼网站
如今,扫一扫二维码进行支付的方式越来越普遍,但同时二维码已经成为新兴的金融欺诈工具。随处可见的二维码,催生了“扫码一族”,但拿手机“扫一扫”之后,得到的可能是促销折扣,也可能落入骗局。
二维码钓鱼网站相比传统钓鱼网站,在手法上更易引得用户上钩。用户只用扫描工具扫描二维码,在不能验证网址和网站真实性的情况下极易落入不法分子设下的诈骗圈套中。另外,二维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商店、广告牌、甚至是商品的外包装都能成为不法分子推广二维码的平台,如此广泛的传播性确实让用户防不胜防。
陷阱四: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陷阱
这类非法集资的诈骗行为一般都是穿着合法担保公司的外衣,以“创业投资”为名义,举办“理财讲座”,并号称有高额回报,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大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投资者一旦上当,不仅当时承诺的高额回报打水漂,连本金也无法收回,后果不堪设想。因为这些非法集资的担保公司都披着看似合法担保公司的外衣,很多都有正规的工商执照和固定的经营场所,所以一般群众都会单纯地认为这是真实可靠的,容易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