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有着30多年医疗卫生岗位工作经验的郭玉芬表示,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其中有八成的优质资源又集中在大医院,而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却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冯志军)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郭玉芬7日在北京表示,近年中国医改投入很大,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上大下小”的医疗资源配置与“下大上小”的医疗需求,导致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出现回潮。
“医改导致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确实很严重。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有着30多年医疗卫生岗位工作经验的郭玉芬表示,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其中有八成的优质资源又集中在大医院,而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却都在基层。
“这就导致了基层老百姓一旦生病,只要条件允许,就要往大医院跑。”郭玉芬指出,现在在大医院求医的有70%都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号难求”、“一床难求”的现象屡见不鲜。
郭玉芬分析称,由于大医院医生疲于应付这些常见病、多发病,没有精力研究疑难病,这便制约了医学发展和进步。医生“没有时间和病人沟通”还会加重医患矛盾。而在基层,老百姓一生病就“往上跑”,基层医疗机构见的病种越来越少,其服务能力便越来越萎缩。
“以前在赤脚医生时代都能解决的问题,在现在反而成了‘难题’,基层的医疗水平随着医改反而薄弱了。”郭玉芬说。
针对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二次回潮,这些年亲历了医改的郭玉芬称,尽管各级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近年改善了很多,但老百姓求医的“燃眉之急”并未迎刃而解。
郭玉芬建议,政府对于医疗资源配置要“放上端,管下端”,并要与市场发挥各自作用。国家要把县级以上的医院全部放入市场去运作。
而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管”,郭玉芬认为,除下放一些独立核算和用人权利外,须按照绩效考核运行起来。还要实施分级治疗,该在乡上看的病就在乡上看,该在县上看的病就在县上看。
“如此一来,基层医疗水平随实践增多也会提高。大量病人下到基层,一些大医院看普通病的医生自然会被‘逼回’基层,从而增强基层医疗力量。”郭玉芬表示。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其决定着医改的成败。”郭玉芬说,国家关于未来“医改向纵深发展”中提及更多的是“投更多钱”进行硬件建设,但这解决不了老百姓现实难题。需要同样注重“体制改革、利益区分、资源配置”等软件建设。(完)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