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3年可谓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淘宝基金店、百度“百发”、阿里余额宝、腾讯微信支付、人人贷、众筹……这一年,中国互联网、电商巨头竞相涉足金融领域,各具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是遍地开花。其实不只是百度、腾讯以及苏宁等想弄出个“余额宝第二”来,阿里系的淘宝网也并不服气。
2013年可谓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淘宝基金店、百度“百发”、阿里余额宝、腾讯微信支付、人人贷、众筹……这一年,中国互联网、电商巨头竞相涉足金融领域,各具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是遍地开花。
相较于类型众多的网络金融产品,网络理财产品似乎更贴近普通的消费者,同时它们也是互联网巨头们的大爱。君不见余额宝火了之后,近来关于“微信版”余额宝、苏宁“类余额宝”以及新浪微博版“余额宝”等网络理财产品将上线的消息已经开始满天飞了。
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以来一直缺乏政策层面的支持,跟传统基金公司合作推网络理财项目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首选。随着腾讯的最后加入,中国互联网界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均已插足这一领域。
而从目前来看,“余额宝”无疑是最成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上线以后规模迅速膨胀,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规模1853亿元,对接的增利宝货币基金稳居国内最大基金的宝座。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给用户带来17.9亿元的收益,自6月13日上线以来,余额宝日每万份收益一直保持在1.15元以上,在所有货币基金中万份收益最为稳定,自成立以来的总收益水平稳居同类货币基金的第2位。
余额宝的成功有一定的必然性,支付宝有大量客户和潜在理财需求,可以用很大流量资源推广这只产品。同时,支付宝多年攒下来的金字招牌也让余额宝有足够的号召力,自身的“诚”加上消费者对其的“信”让余额宝有了足够的诚信度。
有了光环太过耀眼的余额宝,百度“百发”抢不了风头,相信不论是“微信版”余额宝还是苏宁的“类余额宝”都不足以掀起浪花。
虽然百度的“百发”有过年化收益8%的乌龙,不过身为BAT中的两员,百度和腾讯在“诚”的方面不会存在问题的,关键是消费者对其的“信”,这不仅仅是信任的问题,更多的是习惯和认可。
百度以搜索起家,一头扎进互联网金融是趋势所然。其推的“百发”只是简单地将普通基金植入网络,虽然上线5小时就售罄10亿的产品,但随着关注度的下降后期肯定乏力。既然没有8%的高收益,凭什么让哥选择你?
再说即将推出的“微信版”余额宝,腾讯的“山寨”能力不用质疑,腾讯的实力也不用怀疑,加上旗下拥有财富通这一第三方支付平台,看来这事靠谱。令人疑惑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放到微信平台中推出。微信用户以社交互动需求为主,且不说其安全性问题,多少用户能在一个开放的社交平台上动用大量的资金去购买金融产品还不得而知。而对于苏宁的这个“类余额宝”产品,炒作和跟风的嫌疑太重。
其实不只是百度、腾讯以及苏宁等想弄出个“余额宝第二”来,阿里系的淘宝网也并不服气。去年11月1日,国内17家基金公司的淘宝理财平台正式开业上线。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交易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多支基金甚至是零成交,即便是去年双11当天,淘宝基金半日的成交额也只突破5.5亿元。同为基金加网络,但这些基金公司在淘宝网销售基金产品只是学到了余额宝的表面,而没有学到余额宝的本质。
余额宝难有第二,网络理财产品将一枝独秀。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津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