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频道 大众消费 正文

10岁女孩虐童 冲击公众心理底线

字号: 2013-12-10 11:44 来源:中国皮卡网

核心提示:当失控感一出现,人就会下意识寻找控制感。那么反推一下,恶性事件后,这种一边倒寻求控制感(要求从重制裁)的现象,反映出我们还是很担心的,怕有朝一日身边会出现这种事,所以才希望通过舆论把一切祸害都根绝——虽然这个心愿不易达成,但这种情绪依然需要被安抚。公众对于控制感的需求,应该被满足。

子祁断家事

“10岁女虐童案”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10岁女孩将1岁半的男童抱入电梯中拳打脚踢,最后男童坠下25楼。当男童婆婆找孙子时,女孩除了编造“男童被人抱走”的谎言外,还拍拍老人说:“阿姨不要着急!”

事后,新浪进行了相关调查,显示有99%网友认为女孩应受制裁。而且这些声音很坚决,坚决到就连有人提一提“她是未成年人”;或者有人考虑她长年有种种行为异常,认为她可能有精神问题……这些平时听起来很中性的观点,都会被质疑:“你是不是想为她开脱?!”

“制裁”的声音一边倒,这在恶性事件曝光后很常见。比如蓝孔雀幼儿园教师虐童照事件、大兴摔婴案、继母虐女案等等,都出现过这种情况,许多人都期望采用最重的量刑来从严制裁,甚至有人说:“这些坏人通通枪毙算了。”

公众这种心理是很值得重视的。它反映出,这种事情实在太恶劣、太离奇、太匪夷所思了。它们对我们的心理造成强烈冲击,令人难以承受,以至产生失控的感觉。比如在“10岁女虐童案”中,听听网友的用语就知道了:竟干出这种事;恶魔附身;乱套了;这世界太疯狂了……这些话都意味着,我们感觉到威胁,感觉到混乱,但偏偏,这又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当失控感一出现,人就会下意识寻找控制感。而且,失控感有多强,控制欲就有多重。所以在恶性事件中,公众希望从重惩罚当事人、把他们关起来、甚至把他们干掉,这些都是寻求秩序(控制)和稳定(控制的后果)的表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显得有序,世界才能显得安全。

那么反推一下,恶性事件后,这种一边倒寻求控制感(要求从重制裁)的现象,反映出我们还是很担心的,怕有朝一日身边会出现这种事,所以才希望通过舆论把一切祸害都根绝——虽然这个心愿不易达成,但这种情绪依然需要被安抚。公众对于控制感的需求,应该被满足。

因此,恶性事件发生后,及时公布真相是很重要的。它能让大家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获得对眼前局面的控制感;同时,公布处理结果也很重要,它能让大家体会到法律、道德所带来的秩序,获得对未来的控制感——无论是多是少,这个,必须有。

Tags:控制感 男童 恶性事件 女虐童案 网友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今日热点

本周排行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