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频道 大众消费 正文

上海一老式居民楼倒塌2死3伤 棚户区蜗居族引关注

字号: 2014-05-05 13:37

核心提示:初步调查为液化气钢瓶爆炸引发,事故引发对棚户区蜗居族的关注。上海一老式居民楼倒塌2死3伤。初步调查为液化气钢瓶爆炸引发,事故引发对棚户区蜗居族的关注。■新闻延伸。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顾先生介绍,发生倒塌的房屋此前已经被动迁,但目前一直处于拆迁的停滞状态,后来这些房屋又被出租给多户外地人居住。

初步调查为液化气钢瓶爆炸引发,事故引发对棚户区蜗居族的关注

上海一老式居民楼倒塌2死3伤

初步调查为液化气钢瓶爆炸引发,事故引发对棚户区蜗居族的关注

5月4日凌晨4时49分许,上海虹口区新港路242号老式居民楼倒塌,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

虹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事发时楼内共有9人,其中4人在事故发生时自行逃出。搜救出的伤者被及时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记者现场看到,倒塌的居民楼为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老式房屋,旁边的一层建筑也遭损毁。

居住在倒塌房屋附近的居民朱女士称,早晨5点不到,自己被三声巨响惊醒。“因为夜里下雨了,起初我还以为是打雷。后来发现周围全是烟尘,才意识到发生了坍塌,便急忙报警。”

倒塌房屋所在之处是一片老旧民房,房龄最老的已有五六十年,同时还有大量临时搭建的简屋。居民告诉记者,这些房屋10多年来一直处于等待拆迁状态,目前一大部分房屋已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他们主要在附近经营早点、快餐等小生意。

记者看到,这片老式里弄显得极为破旧。房屋间的走道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有的水泥地砖已经塌陷,形成多处水洼。走进一些居民家中,可以看到墙壁已有裂缝,用力关门时,会有尘土掉落。还有居民反映,因电线老化、走道堆放易燃物等原因,去年这里至少发生过两次火灾。

据了解,3名被送至医院的居民目前伤情已经稳定。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初步调查为液化气钢瓶爆炸引发。虹口区已成立工作组进行事故善后工作。

房管部门称,将对坍塌房屋周边的居民楼进行检测,如确认有危房存在,将对相关居民做进一步的临时安置。

■新闻延伸

倒楼之后:上海棚户区蜗居族引关注

楼倒了,随之浮出水面的是这片12年都没有拆掉的棚户区。这块不大的棚户区在周围高楼的包围下,屹立了十余年。电线如蛛网,过道连雨伞也撑不开,垃圾污水令人愕然,阁楼棚户比肩。这里蜗居着几十户居民,大部分为外来务工者。

居民楼待迁出租附近居民提到,发生爆炸倒塌的地点及其周围,存在不同程度的私搭乱建情况,这种情况已存在多年。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顾先生介绍,发生倒塌的房屋此前已经被动迁,但目前一直处于拆迁的停滞状态,后来这些房屋又被出租给多户外地人居住。

被送往上海市新华医院的伤者证实,这里的居住者的确多是外地来沪的打工者,租金几百元。多名居民称,就在发生倒塌的这片区域,有不少租户在附近马路边经营早餐摊点,屋内就摆放着炉子、液化气罐等设施,“使用的都是明火”。

■马上评

不能任由群租延续下去

因为住处拥挤不堪,电线密集杂乱,人员身份复杂,群租房往往是火灾等事故案件的高发区。

解决群租应该转换思路。一方面,要坚持依法管理,尤其是要在消防、卫生等公共安全方面划定底线,严查违法出租行为,尤其是要强化对中介、“二房东”等责任方的监管,形成“硬约束”。另一方面,必须意识到面向城市中低收入群体、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和外来务工者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中低端住房租赁需求十分庞大,解决他们的合理租房需求应是化解群租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许多群租客来说,廉租房要有户籍才能申请,公租房数量远远不够,选择群租也是无奈之举。

同样是高房价、人口密集的香港地区,其公屋制度的做法可供借鉴。从上世纪60年代起,在房屋数量紧缺、条件恶劣的情况下,香港建立了具有住房救济性质的公屋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居住在公屋中的香港居民已有30%。这项制度也还有需要完善之处,但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上体现出的决心、担当和制度设计,却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据新华社、央广

Tags:出租 群租 居民楼倒塌 液化气钢瓶 虹口区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今日热点

本周排行

焦点图片